-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27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章节写作 or 修改申领 #50
Comments
|
|
|
期待早日出版! |
|
|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如下是目录,大家在申领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例如:
前言
第一篇 初识 R Markdown
第1章 R Markdown 概述
1.1. R Markdown 的渊源
1.1.1. knitr 和 Sweave
1.1.2. 标记语言和 Pandoc 转换器
1.2. 以案例形式初识 R Markdown
1.2.1. 数据分析报告
1.2.2. 交互笔记本
1.2.3. 个人简历
1.2.4. 网站
1.2.5. 幻灯片
1.2.6. 交互报表
1.2.7. 动态文档
第2章 R Markdown 的基础知识
2.1. R Studio 相关的配置
2.2. R Markdown 的安装
2.2.1. 安装 R Markdown
2.2.2. 安装 Tinytex 【高春辉】
2.2.3. 安装 Git(:star:) 【高春辉】
2.2.4. 安装 RStudio 图形化编辑器
2.2.5. 创建第一个 R Markdown 文档
2.3. R Markdown 的编译过程
2.4. R Markdown 的基本元素
2.4.1. YAML 头部
2.4.2. Markdown 语法
2.4.3. 代码区块和行内代码
2.5. 页面设置和布局
2.5.1. 控制输出宽度
2.5.2. 换行符号
2.5.3. 分页符和分割线
2.5.4. 目录
2.5.5. 章节编号
2.5.6. 图表的索引
2.5.7. 参考文献
2.6. R Markdown 的文档元素
2.6.1. 图片
2.6.2. 表格
2.6.3. 公式
2.6.4. 引用
2.6.5. 字体颜色
2.6.6. 动态交互元件
2.6.7. 音频和视频
2.6.8. 流程图
2.6.9. 甘特图
第二篇 基于R Markdown 的应用
第3章 使用 R Markdown 创建常用文档【高春辉】
3.1. HTML 文档 【高春辉】
3.1.1. 目录和标题
3.1.2. 主题和样式
3.1.3. 图片和数据框
3.1.4. 组件和内容
3.2. PDF 文档 【高春辉】
3.2.1. 安装 TinyTex
3.2.2. 从 R Markdown 到 PDF 文档
3.2.3. 在 PDF 文档中使用中文的注意事项
3.2.4. LaTeX 选项
3.3. PPT 幻灯片 【高春辉】
3.3.1. R Markdown 基础幻灯片
3.3.2. Xaringan 幻灯片
3.4. Word 文档 【高春辉】
3.4.1. 创建 Word 模板
3.4.2. 自定义 Word 模板
3.4.3. R Markdown 和 Word 之间的双向工作流程
3.4.4. 个人风格元素
3.5. 创建新的文档格式 【高春辉】
3.5.1. 从现有文档格式衍生新格式
3.5.2. 完全的自定义输出格式
3.5.3. 使用新的文档输出格式
第4章 基于 R Markdown 工作与学习
4.1. 发邮件:blastula【王祎帆】
4.2. 制作 R 包:fusen 【王祎帆】
4.3. 制作简历:datadrivencv 【王祎帆】
4.4. 写书和记学习笔记:bookdown【王祎帆】
4.5. 制作网站:blogdown
4.6. 制作科技论文的支撑材料
第三篇 R Markdown进阶操作
第5章 使用 R Markdown 创建动态交互文档
5.1. Web交互界面:Shiny小程序 【庄亮亮】
5.1.1. Shiny 入门指南
5.1.2. Shiny 的部署
5.1.3. 嵌入 Shiny 应用程序
5.1.4. Shiny 小部件
5.1.5. Shiny 文档间的链接
5.1.6. Shiny 文档的渲染
5.2. 交互式仪表盘:Dashboards 【庄亮亮】
5.2.1. Dashboards 入门
5.2.2. Dashboards 排版
5.2.3. Dashboards 组件
5.2.4. Dashboards 与 Shiny
5.3. 在 R package 中使用 R Markdown【王祎帆】
5.3.1. 写软件包的文档
5.3 2. R 包中的 R Markdown 模板
5.3.3. 定义一个自动化报告函数
第6章 R Markdown 的操作技巧
6.1. 表格操作进阶 【王祎帆】
6.1.1. 利用函数 knitr::kable() 生成复杂的表格
6.1.2. 利用 kableExtra 弥补 knitr::kable() 的缺陷
6.1.3. 其它生成表格的包及功能介绍
6.2. 块选项 【王祎帆】
6.2.1. 在块选项中使用变量
6.2.2. 如何在遇到 error 的时候继续编译
6.2.3. 缓存代码块
6.2.4. 控制输出
6.2.5. 重新格式化源代码
6.2.6. 调整文本输出中的前导符号
6.2.7. 为文本输出块添加属性 (:star:)
6.2.8. 同一张图的多种图像输出格式
6.2.9. 图像的后期加工 (:star:)
6.2.10. 输出高质量的图像 (:star:)
6.2.11. 带有低级绘图功能的逐步绘图 (:star:)
6.2.12. 在代码块中自定义对象的打印格式 (:star:)
6.2.13. 选项钩子 (:star:)
6.3. 与其他语言的结合
6.3.1. 注册自定义语言引擎 (:star:)
6.3.2. 运行 Python 代码并与 Python 交互
6.3.3. 通过 asis 引擎有条件地执行内容
6.3.4. 执行 Shell 脚本
6.3.5. 通过 cat 引擎将块内容写入文件
6.3.6. 运行 SAS 代码
6.3.7. 运行 Stata 代码
6.3.8. 用渐近线 Asymptote 创建图形
6.3.9. 使用 Sass/SCSS 构建 HTML 页面
6.4. 输出钩子 (:star:) 【王祎帆】
6.4.1. 编辑源代码
6.4.2. 向源代码中添加行号
6.4.3. 可滚动的文本输出
6.4.4. 截断文本输出
6.4.5. 以 HTML5 格式输出图像
6.5. 缓存 (:star:) 【王祎帆】
6.5.1. 缓存耗时的代码块
6.5.2. 为多种输出格式缓存代码块
6.5.3. 缓存大型的对象
6.5.4. 一个更透明的缓存机制
6.6. 其它使用 knitr 的小技巧 (:star:) 【王祎帆】
6.6.1. 重复使用代码块
6.6.2. 在创建对象之前使用它 (:star:)
6.6.3. 提前退出编译
6.6.4. 生成一个图像并在其他地方显示
6.6.5. 修改之前代码块中的图像
6.6.6. 保存一组块选项并重复使用它们 (:star:)
6.6.7. 使用 knitr::knit_expand() 来生成 Rmd 源代码
6.6.8. 允许代码块中的标签重复 (:star:)
第7章 使用 R Markdown 开展项目工作
7.1. 使用 R Markdown 在工作中管理项目【王祎帆】
7.1.1. 来自外部的R脚本
7.1.2. 将外部脚本读取到一个块中
7.1.3. 从外部脚本读取多个代码块 (:star:)
7.1.4. 子文档 (:star:)
7.1.5. 保留图像文件
7.1.6. R 代码块的工作目录
7.2. 使用 R Markdown 实现工作流【王祎帆】
7.2.1. 使用 RStudio 键盘快捷键
7.2.2. R Markdown 的拼写检查
7.2.3. 用 rmarkdown::render() 呈现 R Markdown
7.2.4. 参数化的报告
7.2.5. 自定义 Knit 按钮 (:star:)
7.2.6. 通过 Google Drive 对 Rmd 文档进行协作
7.2.7. 用 workflowr 将R Markdown项目组织到一个研究网站上
7.2.8. 使用 GitHub Actions 实现自动化部署
附录
附录1. HTML 基础
附录2. CSS 基础
附录3. YAML 文件格式
附录4. LaTeX 语法
附录5. 索引
附录6. Markdown 语法参考
附录7. R Markdown Cheatsheet
参考文献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