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v0.3.0+build.1906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改进:

- 1.1,“江舜夫官服图”改为 abolybook.org 中的地址。
- 1.7,增加了关于“贤贤易色”的讨论。
- 1.9,为“德”增加了《韩非子·解老》的引文。调整了“慎终追远”的解释,增加了《四书集注》的引文。
- 1.12,增加了《韩非子·解老》中概念关系的引文。
- 2.2,略扩充了“邪”的解释,并为17.16“廉”增加了例句及引用。
- 2.3,增加了关于“耻”的思考,及《韩非子·孤愤》的引文。
- 2.19,增加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引文。
- 2.22,改进了“輗”、“行”的解释,增加了相关的引文。
- 2.24,增加了“勇”的解释。
- 4.16,细化了“喻于”的解释,补全了“喻”的两个意义分别用作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的例子,增加了王植《四书参注》的引文。
- 6.7,增加了关于“学”的讨论。
- 6.17,扩充了“何莫”的解释。
- 6.18,增加了“史”的例。
- 7.37,增加了《四书反身录》的引文。
- 8.9,为“可”的解释增加了一个示例。
- 9.11,为“喟”增加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附录《古代汉语语法简介》的引文。
- 10.8,为“沽酒市脯”增加了《汉书·食货志》、《警世通言·叙》的引文。
- 10.20,增加了对“王不留行”的介绍。
- 10.27,改进了对古代书籍的介绍。
- 11.12,关于鬼神有无,增加了《左传》的引文。
- 11.26,增加了对“如”的理解。
- 12.8,增加了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叙》的引文。
- 12.11,增加了《千字文》的引文。
- 12.19,增加了《左传·桓公二年》的引文。
- 14.8,增加了“世叔”、“子羽”、“草创”、“讨论”、“修饰”、“润色”的解释。
- 14.21,增加了《韩非子·奸劫弑臣》的引文。
- 14.34,增加了“德”的解释及例。
- 15.15,增加了《老子》的引文。
- 16.4,改进了“善柔”的解释,引用了《红楼梦》的话。
- 17.2,增加了“相”的讨论。
- 17.5,为“吾其为东周乎”增加了朝鲜通信使的引文参考。
- 18.4,增加了《韩非子·十过》中的参例。
- 18.5,补充了《高士传》对接舆的记载。为“追”增加了《韩非子·用人》中的例句。
- 18.8,改进了“逸民”的解释,增加了柳下惠为逸民的解释及引文。
- 19.20,增加了《史记·苏秦列传》的引文。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abolybook committed Oct 17, 2019
1 parent c29c0a7 commit f85b419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8 changed files with 349 additions and 253 deletions.
2 changes: 1 addition & 1 deletion aboly.tex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23,7 +23,7 @@
pdfauthor=孔子 原著,[email protected] 译评制作,
pdfsubject=,
pdfkeywords={\versioninfoaboly},
pdfcreator=LaTeX with Python,
pdfcreator=XeLaTeX with Python,
}


Expand Down
552 changes: 318 additions & 234 deletions body.tex

Large diffs are not rendered by default.

4 changes: 3 additions & 1 deletion buildaboly.py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13,6 +13,8 @@
def main():
BUILD_CMD = [
'xelatex',
'-output-driver',
'xdvipdfmx -C 0x0010',
r'\newcommand\buildnoaboly{%d} \newcommand{\lycommitno}{%s} \input{aboly.tex}'
]
COMMITNO_CMD = ['git', 'rev-parse', 'HEAD']
Expand Down Expand Up @@ -52,7 +54,7 @@ def main():
except subprocess.CalledProcessError:
log.warning('No commit number')
commitno = 0
BUILD_CMD[1] = BUILD_CMD[1] % (buildno, commitno)
BUILD_CMD[-1] = BUILD_CMD[-1] % (buildno, commitno)
r = subprocess.call(BUILD_CMD)
if r != 0:
log.error('Failed to build aboly with error code %d', r)
Expand Down
6 changes: 4 additions & 2 deletions buildly.py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10,7 +10,9 @@
def main():
BUILD_CMD = [
'xelatex',
r'\newcommand{\buildnoly}{%d} \newcommand{\lycommitno}{%s} \input{ly.tex}'
'-output-driver',
'xdvipdfmx -C 0x0010',
r'\newcommand{\buildnoly}{%d} \newcommand{\lycommitno}{%s} \input{ly.tex}',
]
COMMITNO_CMD = ['git', 'rev-parse', 'HEAD']
BUILDNO_FILE = 'buildnoly.txt' # shabby toy of my own; not included in the GitHub project
Expand All @@ -32,7 +34,7 @@ def main():
'ascii')
except subprocess.CalledProcessError:
commitno = 0
BUILD_CMD[1] = BUILD_CMD[1] % (buildno, commitno)
BUILD_CMD[-1] = BUILD_CMD[-1] % (buildno, commitno)
r = subprocess.call(BUILD_CMD)
if r == 0 and use_buildno_file:
with open(BUILDNO_FILE, 'w') as fout:
Expand Down
21 changes: 11 additions & 10 deletions characters.tex

Large diffs are not rendered by default.

2 changes: 1 addition & 1 deletion ly.tex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36,7 +36,7 @@
pdfauthor=孔子 著,[email protected] 制作,
pdfsubject=,
pdfkeywords={\versioninfoly},
pdfcreator=LaTeX with Python,
pdfcreator=XeLaTeX with Python,
}


Expand Down
1 change: 1 addition & 0 deletions preface.tex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21,6 +21,7 @@ \chapter*{前\qquad 言}
% NOTE: 当然,还有很多出色的注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消失于大众的视野了,这也并不公平。

这本书是我在业余时间的一个尝试,希望写成一个既严谨又可读,既保留传统内涵又反映现代价值的普及读本。我没受过文史科班训练,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考比较,力求字字落实。因为没有规范写法的条条框框,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就相对灵活,这在\lylink{usage}{使用说明}里作了交代。把它发布为\lylink{projectinfo}{开源项目},就可以自由地阅读,便捷地更新,让更多的人直接受益。有时候人总要撒点野,做点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这个项目就是一个例子。
% NOTE:《古文辞类纂》李承渊后序认为自己句读古文的水平远不如先贤,\lyq{惟有不偏执己见,勤学好问,一有会悟,随时改正而已。}惜无今日之便利条件。

孔子已经过时了吗?这是每一章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撰写和维护这本书也可以看成反复追问与应答的一种记录。我的想法是,既不刻意回护,也不苛求古人,如果言之成理,就尽量从正面解读每一章的意义。唱反调固然痛快,角度又多,但放在注本里,就显得单薄乏味。读者自己确实应该从多个角度揣摩,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练习。

Expand Down
14 changes: 10 additions & 4 deletions references.tex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6,11 +6,11 @@ \chapter*{参\quad 考\quad 材\quad 料}

本书引用的内容,只是依据笔者的眼界好恶“择善而从”,偏颇在所难免。这里列出了主要的参考材料,以便读者查阅求证。其它材料(尤其是网上资料)无法详列,这里一并谨致谢忱。

列出的每本书后面,有的带有点评,很多还没来得及加上。主要是背景介绍和很浅陋的一点感受,不敢对前辈的心血不敬,请读者明察。
列出的每本书后面,有的带有点评,主要是背景介绍和一点浅陋的读书感受,不敢对前辈的心血不敬,请读者明察。

\lylabel{baiwenban}
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收录的都是“白文版”,也就是无注释无翻译不删节的古文原本。因为没有视觉上的不连续性,就易于把注意力集中到原文上,形成完整独立的认识。后面不逐一评介。
% NOTE: 可惜大多把古人序跋删掉了,有上下文缺失之憾。中华书局的“中华国学文库”这方面就不错,但“中华经典普及文库”、“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也有同样的问题。
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收录的都是“白文版”,也就是无注释无翻译不删节的古文原本。因为没有视觉上的不连续性,就易于把注意力集中到原文上,形成完整独立的认识。可惜出于“普及”,古代序跋基本也不保留了,中华书局的“中华国学文库”在这方面则较好。后面不逐一评介。
% NOTE: “中华经典普及文库”、“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也有同样的问题。


\lypdfbookmark\section*{工具书}
Expand Down Expand Up @@ -179,10 +179,16 @@ \chapter*{参\quad 考\quad 材\quad 料}
\lylabel{laozizhuyi}\lybook{《老子注译》},高亨\,著,华钟彦\,校,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老子》版本繁多,文字、断句屡有分歧,难辨原委,本书引文均据此本。
% NOTE: 王弼《道德经注》长期以来是《老子》流传于世的唯一版本,直到1973年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西汉初年的帛书本,1993年从湖北省荆门市出土战国中期的摘抄本(郭店楚简本)等。韩伯字康伯。

\lybook{《老子今注今译》}(参照简帛本最新修订版),陈鼓应\,注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lybook{《庄子》},方勇\,译注,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2010年。

\lybook{《管子通解》},赵守正\,撰,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lybook{《晏子春秋译注》},孙彦林、周民、苗若素\,译注,齐鲁书社,1991年。

\lybook{《晏子春秋校注》},张纯一\,撰,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中华国学文库,2017年。

\lybook{《商君书·韩非子》},张觉\,点校,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2006年。附录含《申子》、《慎子》。

\lybook{《吕氏春秋·淮南子》},杨坚\,点校,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2006年。
Expand All @@ -207,7 +213,7 @@ \chapter*{参\quad 考\quad 材\quad 料}

\lybook{《中国哲学文献选编》},陈荣捷\,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国学书库·哲学类丛,2006年。

\lylabel{yaojijietijiqidufa}\lybook{《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著,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2010年。1923年,清华大学\lyq{指定十来部有永久价值的古书令学生们每学期选读一部或两部,想令他们得些国学常识而且养成自动的读书能力}。本书就是梁启超先生(1873--1929)在清华介绍这些古典要籍的讲义。1925年初版,共8讲,主要涉及11本书,《论语》冠首。它写于传统学术遭遇西学冲击引发的“国学热”中,当时梁先生没有原书可查,且时间匆忙,算是闭卷考试。但以他中西交融的深厚学养,写来毫不费力,偶有离题发挥之处,正可一窥他的读书兴味与昂扬精神。
\lylabel{yaojijietijiqidufa}\lybook{《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著,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2010年。1923年,清华大学\lyq{指定十来部有永久价值的古书令学生们每学期选读一部或两部,想令他们得些国学常识而且养成自动的读书能力}。本书就是梁启超(1873--1929)在清华介绍这些古典要籍的讲义。1925年初版,共8讲,主要涉及11本书,《论语》冠首。它写于传统学术遭遇西学冲击引发的“国学热”中,当时没有资料可查,时间又匆忙,算是闭卷考试。但以梁先生中西交融的深厚学养,写来毫不费力,偶有离题发挥之处,正可一窥他的读书兴味与昂扬精神。
% NOTE: 另有两个附录:1923年4、5月间,为《清华周刊》撰写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以及大致同时的《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所述种种常识,似乎\lylink{15.26}{今亡矣夫}!如开篇讲四书实为基本读物:\lyq{六七百年来,数岁孩童入三家村塾者,莫不以四书为主要读本。其书遂形成一般常识之基础,且为国民心理之总关键。}

\lybook{《春秋史》},顾德融、朱顺龙\,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Expand Down

0 comments on commit f85b419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